提起北京通州宋庄的画家村,恐怕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如今的画家村在概念上已不如当年圆明园时期那么清楚、明晰。那时画家们活动、居住得相对集中,现在通州的画家们比较分散,有的住在通州区(原来的通县县城),有的住在宋庄。在县城的画家多住在滨河小区,有二十几位画家也在武夷花园买了房。在宋庄的画家更为分散。宋庄是通州区的一个乡镇,从县城到宋庄有十几公里路程。最早来的那批画家都住在宋庄的小堡村,后来人越来越多,小堡村没有房子了,他们就去周围的辛店、大兴庄、喇嘛庄、六合、小杨庄买房。谁也说不清楚现在通州地区到底居住了多少画家,因为他们来的来,走的走,很不好统计,有人说有一千来号人,有的说更多,这其中大部分是由原先圆明园画家村搬迁过来的。
表面看,宋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方农村乡镇,很难找到“艺术”的影子。那么,吸引大批画家到这里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首先是通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乘车到北京市仅需三四十分钟,对外交往十分方便;其次,这里在文艺方面历代都是人才辈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第三,这里有难得的自然环境,农村里空气清爽,舒适而安静,单门独户,很少有外界干扰,有利于画家们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随着大批画家的到来,这里又有了一个更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这里的“艺术氛围”——众多当代艺术的精英人物聚集此地,跟他们住在一起能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创作灵感,也更能引起国内外画商及收藏家的注意,从而出售作品。提到这一点,我们不能不关注一位重要人物——栗宪庭。
栗宪庭,1949年出生于河北邯郸,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从80年代中期其主编《中国美术报》起,就一直是中国前卫艺术的策动者和精神领袖,有“中国前卫艺术之父”的美誉。可以说因为他在宋庄落户才使得通州画家村成了中国前卫艺术的一块圣地。只要栗宪庭在家,家里几乎总是高朋满座,画家们常常相聚在这里谈论艺术,交流信息。一些国外的机构和展览策划人也来到他这里,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并找到他们想找的画家。尽管他自己并不画画,但他身体力行,长期致力于研究、推介、策展工作,他无疑成了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自己也因此而成了一个文化符号。
那么,如今村里这么多画家的生活状况如何呢?为此,我对通州画家做了为期一周的采访。
衣
你闭上眼可以随便想想画家们的衣着打扮,你所能想到的式样几乎都能从村子里找到。当然,现在那种邋遢、不修边幅的形象越来越少了,每位画家在外表上都有精心独特的“形象创意”,注重突出自己的鲜明个性,如刘瑾把头发染得金黄,朱发东同志则对中山装和军便帽情有独钟。眼下光头似乎特别流行,大部分画家都剃成了光头,几个人走在街上,一个个大脑袋迎着光左右一晃一晃的,颇为壮观!每年夏季的两三个月,画家的衣着清一色的简单——大裤衩子加拖鞋,极少数讲究的也配一件背心,绝大多数的都光着膀子,实用至极,一副典型的农民模样。笔者在采访过程中曾穿了条长裤,就很让画家张鉴墙他们看不顺眼。就是裤衩,也是讲究个性的,李大鹏穿蓝、红色条相间的,张鉴墙穿乌黑乌黑的,王庆松穿大红花的,热闹得很!
食
画家们都是自己升灶做饭的,柴米油盐、五谷杂粮没什么两样,如果这些东西吃腻了,可以到村头路边的四合饭店去点菜,凉拌木瓜丝、甲鱼泡馍、蚂蚁上树,全有!画家们还可以到村里川菜馆里吃川、贵菜,这是来自贵州的画家片山开的店。片山是做行为艺术的,作品一直不太被人认可,开饭店是他的另一个谋生手段。别说,饭店一开张生意十分红火,乐得片山合不拢嘴,说等生意再好一些,他就将饭馆托人管理,自己还是专心搞艺术。如果再往前走一点,画家们甚至还可以吃到正宗的开封第一楼包子,老板是河南开封人,听说饭店里装修得非常豪华,小姐服务周全,饭前要发热湿毛巾的。县城里武夷花园大门口,每到晚上还有一个百十米的夜市大排档,螺丝、大虾、水煮花生一应俱全。
住
宋庄画家村的画家们几乎家家有一套自己的大宅子,他们连房子和地皮使用权一次性从当地农民手里买下,价格不是太贵,一般的要一两万元,好一些、大一些的需要三四万元,合同和农民签,村里盖个章就行了。画家们大都将原来的房子改造或再在此地皮上扩建新房,经济条件好的还拿钱搞一些装修,每家有每家的风格,每家有每家的个性。房子里最突出、最关键的地方就是画室,大家都将最大、最高、最亮堂的房间用来做画室,有的甚至重新建造。方力钧在小堡的画室可能是中国最高、最大的画室了。足足有三层楼高,好几百平方米一通到底的空间,使人联想到制造飞机或汽车零件之类的工厂。胡向东的画室也宽大得可以。院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家家都有独院,大的七八百平方米,小的也有一二百平方米。这里最容易整出效果,大部分画家都将院子搞得郁郁葱葱,游廊回绕,没事往院子里一坐,舒服得很!方力钧、岳敏君说这里冬天画画太冷,冻手,又跑到云南大理买了别墅,那里冬天画画不冻手。
即使买不起房子也不用急,还可以从农民手里租,租金十分便宜,一般连房带院只需300元左右。至于那些因嫌农村交通、生活设施不方便,而在县城购买或租住房子的画家们就和我们一般城市的居民没什么两样了,都住单元楼房,有钱的买四楼四房二厅,没钱的租七楼二房一厅。
行
村里现在的交通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当初来的时候全是泥土路,现在通了柏油大马路,为修路画家们还集了资,出门上路就有大巴,十分方便。不过画家们更愿意骑自行车出门,是那种轮胎半径很大的老式自行车,破破的,既省劲又跑得快,用他们的话说下坡省力,上坡省油。经济条件好的就更牛了,买汽车!方力钧、岳敏君、严宇、王强等都有私家车,其中方力钧自己买了3部车,这样工作效率就更高了。饶松青最近也有一件好事令其着迷,那就是经朋友介绍花3000多买得一辆吉普车,车虽破但性能完备,声响大点可比自行车快多了。每当闲下来时他都会打开引擎盖,擦擦这,摸摸那,那个爽劲就甭提了。若需要,他还会垫上一张凉席躺到车下,露出半拉腿脚,周围洒满扳手、零件,让专业修车人望而兴叹!
说到车,这里也有必要介绍一下画家唐城。
唐城,山西人,1973年出生,1993年到北京,1999年在宋庄辛店买了房子。唐城性格比较内向,平日里不善言语,但人缘极好,谁都跟他合得来。在画家村我们看到的唐城,生活有些艰苦,院子的围墙有一大截子还是旧木篱笆,里面长满了杂草,几间老屋没正经整修过,门窗、地板都还是从前的样子,只是将一些隔断墙拆了,把房间打通。唐城是很有爱心的人,特别关爱小动物,他搬来的那年春天有一对燕子在他家堂屋的顶棚上安了家,为了让燕子能自由出入,他居然将门板上锯了一个缺口,他说燕子真像有雷达制导一样,这么小的洞它们一掠而过,从来没有失误过。前不久他外出替人做雕塑挣得一笔钱,正好有个机会,他便花2500元买了辆跨斗摩托,车开回来的当天他异常高兴,请了许多朋友过来看车。车确实不错,还是北京的牌照。谁知乐极生悲,本想开车去镇上买菜请大家吃饭,结果一出村就和一辆“小面”顶上了,面包车是当地农民的,很不好惹,再加上自己的车没手续、人没驾照,最后商量来商量去还是赔了人家3000块了事。虽然当时开车的是另一个哥们儿,唐城也没让他赔一分钱,他说都不容易。没办法,自己刚挣的一笔钱就这样一下子又折腾没了。不过唐城还算想得开,一句“钱花了再挣”就没事了。
钱
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几乎全部是靠卖作品。卖作品也是要进“圈子”的,不然画得再好也卖不出去一幅。现在大部分画家都能以卖画为生了,甚至有了数额颇大的存款。有很多画家说,只要愿意,明天就可以把房子重建了,汽车开回来。刚来的画家就得靠以前的积蓄维持生活,有些画家准备不充分,盲目往这里来,长时间卖不出去画,又没其他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刚从河北来的母军到这里以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几年前已计划好了要来画家村,因此踏踏实实地打了好几年工,攒了一笔钱后才入住画家村,他说就是四五年卖不出去画,生活也不会有问题!但愿他早日成功!
画家们除了颜料、画框之类的材料外平时开支不是很多,到饭店吃饭采取“集资”AA制,饭后就是剩5块钱还会去买包烟,然后再把烟拆开分了。当然,有些作品做起来也是很花钱的,比如王庆松拍摄照片《又一次战争》就花去了二三万元,“演员”一大群,道具一大堆,当然这样的作品卖起来收入也颇为可观。
娱
毕竟是农村,玩的地方极少,连有线电视信号也收不到,平时村里冷冷清清,很是单调无味。大多数画家出去一趟非常不易,即使出去,不是看展览就是搞交流,是很难有时间找地方“娱乐”的。因此画家们总是变着法子整点“事”做,以调剂生活的枯燥。于是和家人一块在院子里栽花种草,圈养牲畜,忙得不亦乐乎。
画家们几乎家家养狗,多则三两条,少则一条,进高惠君的家门,三条大狗会给你搞得眼花缭乱。很多画家还有训狗的爱好,狗们一个个被调教得凶猛无比,这方面画家严宇做得就很到位,他养了一条一人来高的大狗,汪、汪、汪声似铜钟,龇牙咧嘴,十分吓人!笔者一行到严家采访时就和这条大狗僵持了半天,后来在主人的干预下才得以进门。下棋、打牌也是他们的重头娱乐项目,几个人一扎堆就是大半天。还有喝啤酒,三个一群五个一拨,几乎每天晚上都聚在村里的饭店里喝酒、聊天、编段子、比老婆,就是不谈艺术。无论何种内容,都会在第二天中午前传遍全村,真是信息社会!胡向东还有看影碟的爱好,古今中外,武打、枪战、言情,来者不拒,如痴如醉。鲍智明爱读书,从海德格尔到王阳明,连金庸的全套小说他都不止读一遍,每天通宵达旦地卧读已是他最具特色的生活方式。鲍智明还有一个业余爱好——电工,他利用这个手艺不知为画家家里装、换了多少电灯泡,跑了多少根电线……
当然,最让画家们兴奋并占据他们最多时间的事还是创作。
补记:此文是10年前写的,今天的宋庄“画家村”与10年前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了。
随着画家越集越多,加上其中一部分人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的扩大,“画家村”不知不觉让宋庄在海内外扬名,尝到“甜头”的镇政府进一步做出了更为长远的规划,努力把宋庄打造成以文化艺术产业为主导的世界知名的艺术家“集散地”。
现在的宋庄也不是单一集聚画家的地方,众多作家、歌手、演员、画商也纷纷来此“安家”;一批先富起来的艺术家在这里圈地建园;美术馆、艺术馆、画廊、艺术家工作室林立于道路两旁;各种档次的宾馆、饭店接连开张,每到晚上一片灯红酒绿的景象;精明的旅行社甚至推出了“宋庄文化之旅”,颇为火爆……
好“热闹”的宋庄!
|